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china-montreal

shychico小黑童鞋请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6 23: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就是您发的帖子里的吗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23: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michaelcharming 发表于 2012-4-6 21:27 2 Z5 V* f1 G1 E$ s6 i4 c1 s
关于你们感兴趣的问题,及这封回信我都没看懂 能否解释下?
6 E7 ~/ z% M  E/ g
就是人家问:没看中第一个图,A与B的指的是什么尺寸?~~; Y. c) I" f! r1 M- U; ^) g

- Z' @! W+ t+ k* j* J# @请你有时间解释下。谢谢啦!& F! |! c7 f9 }
000017709.gif
发表于 2012-4-6 23: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靠,我不老...解释过了啊,在我的第一个回复里.就似乎刨子前面后面刮下去一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70 收起 理由
china-montreal + 7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23: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头木脑 发表于 2012-4-6 23:30
8 K' J" P( X" S8 m& R靠,我不老...解释过了啊,在我的第一个回复里.就似乎刨子前面后面刮下去一点.

; X: J" M) z" M* v. G' X4 t对不起,这里我用到“老”字,并不是说你岁数大,“老师傅”是指你的木工经验老到,和年龄无关。老师,老虎等等里边的“老”字和年龄都没啥关系。
2 U! v( I: D4 I% s, r3 ~
' O0 f2 n9 s: V8 D' N; a; M谢谢你的回复!
发表于 2012-4-7 00: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看懂!大概他们没看懂旁边英文把!你还真写邮件去问!
8 i6 i$ D  Y! c: x; q  d  v2 j0 G6 w
刚研究出为啥要凹下去0.1毫米 因为嵌入刨刀时因木质关系后方会突起一点,所以刨去0.1毫米刨子使用时底部才会平整!!
发表于 2012-4-7 05: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看了一下并参阅了其他的论坛(http://lumberjocks.com/mafe/blog/24608),实际上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由两个误解造成的:
+ V5 h" B6 q9 Q: _; |, V  t9 ~
0 l# R7 t; u. X. ]5 v. {第一个误解:A和B不是一回事,刨子底面前后应该是处于一个水平面,图中A应该是刨子底面的水平面,而B应该是刨刃所处位置的水平面,两者相差应该少于0.1mm。0 a. `* t+ B$ i6 ^! P

  p$ s+ z  ^7 A6 D+ q6 J# B2 ]第二个误解:至于回信的Peter Carter说的那个缩进0.1mm,应该根据日本拉刨的“刨刀”的结构上来理解:“The blade should not be 100% flush with the flat surface, but slightly inside it (under 0.1mm) this is to prevent taking of more wood than is necessary, removing only the uneven parts.”真正的移除(或刨去)木头的刀刃应该是突出刨子底面的(见side view,突出的大小为0.01~0.02mm),而位于主刨刀前面还有一个刀片一样的东西(日本网页中的英文名叫cap iron),西方称为chip breaker(参见http://lumberjocks.com/mafe/blog/24608),chip breaker的刀刃的和刨刀刀刃的距离非常重要,对于取得一致和厚薄一致的刨花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Peter的回信所说的0.1mm的缩进应该是指这个chip breaker (cap iron)。
2 C$ M7 w6 h7 U! Y
; A/ P* n1 e' n/ v# f实际上每个新到手的日本拉刨都要经过调试才能使用的,首先刨身要绝对平整;然后才涉及到真正的秘笈:前后刨身都是微微内凹的,在取得绝对平整的基础上,再用特殊刮刨,取得内凹的效果。原则是:刨子的前半部和后半部只有各两点(或线)和被刨材料相接。深入的讨论同样可以参考http://lumberjocks.com/mafe/blog/24608。这里不在展开,以免进一步误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70 收起 理由
china-montreal + 70 赞一个! 谢谢啦!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4-7 06: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在Facebook上找到这个帖子回信的人Peter Carder拉,这是他的照片。另外,他在Facebook也提到了接待荷兰代表团的事,一天很忙,整整6各小时。这是原文(像日记一样):
* \  R; q, o! T, uDid interpreting all day for 5 people from the Netherlands. Elementary school entrance ceremony, blacksmith dojo (we got to make traditional nails lulz),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Was one of the most enjoyable days of work I've had yet, as that's what I came here to do (not singing and dancing with kids), but my brain is completely fried after switching back and forth nonstop for 6 hours. Luckily we have a nomikai tonight. That ought to help my brain out... :P peter_carter.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70 收起 理由
china-montreal + 70 赞一个! 谢谢啦!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4-7 07: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woodsensor 发表于 2012-4-7 06:55
! F5 ]- t1 o+ p, D7 i4 \1 c# F哈哈,在Facebook上找到这个帖子回信的人Peter Carder拉,这是他的照片。另外,他在Facebook也提到了接待荷 ...
% V  [: d% F$ w  z! h7 E, L3 ~
哎呀,太感谢你啦!人家在百忙中给我回信,可见他对这个问题还是挺重视的。看来我还要再写封信好好谢谢他。
; j8 Z7 T( x- |
# q, k. p2 Z* ], r: p: M" [也再次谢谢你!
发表于 2012-4-7 08: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zuojiaju.com/thread-17034-1-1.html  ,哪一楼不清楚了,是和木友们讨论时说的,并解释了原因。
发表于 2012-4-7 13: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ychico 于 2012-4-7 13:54 编辑
# l1 i" w; P' F5 i' w  n& `* d% j
( T% G  D( l6 T& ?+ |谢谢china-montreal的回复,虽然仔细看过了,但是还有有些迷糊。后来又看了邯郸学步师傅制作刨子的帖子中14楼的回复,在琢磨琢磨,联想我在使用台刨以及倒装雕刻机时的一些经验,好像有些想明白了,不过老外那张图可能表述不是很清楚容易让人误解。邯郸学步师傅在14楼的表述是制作刨子的一个诀窍吧。邯郸学步师傅说如果不做成中间内凹,在精度要求高的情况下(如严缝时),会刨不直。为了省事我手画了几个图,和木友们讨论一下。中式刨子在使用时这个问题会比较突出,欧式和日式的刨子应该不明显,因为后两者的使用(用力)方法不一样。
9 @% W- g7 f7 [/ f8 X8 w5 ^- u
* O0 c! N: Q+ t压刨的啃头问题原因和这个问题是有些相似的。  ?/ }; T% d% I  w' Y" L3 U" B; u
; p( w, P1 Y- g+ C. R1 \- J: r
shychico.JPG 9 Y0 Y+ O1 {4 t* V6 L( P& y
shychico000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1: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shychico 发表于 2012-4-7 13:36 5 {7 T  j- b, `) b
谢谢china-montreal的回复,虽然仔细看过了,但是还有有些迷糊。后来又看了邯郸学步师傅制作刨子的帖子中14 ...

6 a( i9 g/ q! o/ ]/ F7 u我也谢谢你的精彩回复。 7 [  p2 z+ z3 I* h
: @6 D' Y& X! ^  x; G4 P
看来刨子的说道还很多。
发表于 2012-6-16 00: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长见识
发表于 2012-7-18 09: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英文水平不好!26個字母單獨放都認識,混在一起就不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