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木工-好尚品

标题: 认真的谈一谈夹具 [打印本页]

作者: 客服小刘    时间: 2019-6-8 14:16
标题: 认真的谈一谈夹具
本帖最后由 客服小刘 于 2019-6-12 21:41 编辑

很多木工都说过这句话,夹子永远不够。

夹具的知识一直是被忽略的,很多人都会说,谁还不会用夹具呀,夹紧不就行了么?还能知道点啥?


知道背后的东西或许对你的家具制作带来不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会降低你粘合失败的概率。


夹具的问题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不知道木材究竟需要多大的加持力,其次是排列的密度。大多数人都是通过以往的经验或者别人传授的技巧来使用夹具的,实际表现有的是把涂抹的白乳胶大部分都挤出来,有的是拧到拧不动为止,这两种方法都不是很科学,有的时候可以适用,而有的时候就会造成加持力不够。


小知识介绍:很多人都是选择制作榫卯结构的作品,榫卯结构就难免会用到胶,胶水都有一定的固话时间,为了保持结构不会在固话的时间内移动或者变化呢?那就必然用到夹具了,通过夹具,可以让榫卯结构保持结构的稳定,等到胶水固话后,就可以将夹具拆卸掉,木制品通过胶水的粘和力保持结构的稳定。



但是究竟夹子选什么样子的夹子,用几个夹子呢,大部分人都是通过以往的经验来操作的。假设使用的胶水是单组份的白乳胶,下面我就一点我个人的经验来谈谈夹具。


一、不同的木头需要不同的加持力


木材的种类和粘和面的不同,都需要不同的加持力。


通常情况下,比较硬的木材需要更大的加持力。


而木材根据开料厂的不同,也会有多种开料方式,简单的讲有弦切和径切两种,这两种方式开出来的料,因为纹理不同,也会影响胶水所需的夹持力


夹紧过程中所需的压力以公斤/平方厘米为单位,如下:软木是7至11kg/cm2(各种松木),中等硬度的是9-12 kg/cm2(樱桃、黑胡桃),硬木是12-18 kg/cm2(榆木、榉木)。


二、不同的夹具,产生的夹持力不同
这点应该没有什么异议,不同的夹具因为材质、结构问题,都会产生不同的夹持力。下面我列举一下常见夹具的夹持力:

[attach]4990397[/attach]
普通小型F夹:110公斤

[attach]4990398[/attach]
普通大型F夹:300公斤

[attach]4990399[/attach]
轻型快速夹:60公斤


[attach]4990401[/attach]
棘轮夹:60公斤


[attach]4990400[/attach]
铝合金棘轮夹:200公斤


[attach]4990403[/attach]
平行夹:150公斤


[attach]4990404[/attach]
重型平行夹:600公斤

[attach]4990402[/attach]
重型G字夹:1000-2000公斤

[attach]4990405[/attach]
水管夹:400公斤


使用正确的夹具,首要关键的问题是正确的夹具数量,正确的数量的计算需要下面这个公式:

(需要胶合的面积(平方厘米)*木材需要的夹持力)/夹具的夹持力=夹具的数量

[attach]4990409[/attach]

2cm厚的白橡,长60厘米,2块拼板需要的夹具数量:
水管夹:(2*60*12)/400=4个

上面的计算方法只是粗略的计算出夹具的数量,实际情况因为夹具的质量和操作者力量的不同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三、夹具夹持的位置以及类型的选择
夹具的夹紧力从每个夹头以45度的方向扩散开来,为了使压力重叠,让胶水可以承受均匀的压力,每个夹子之间需要正确的间隔,压力需要有一定的重叠,45度角使压力易于测量,简单的说,靠边的夹具距离木板端面的距离要小于木板的宽度,而每两个夹具之间的距离小于靠近夹具的宽度就可以了,为了更形象的演示,请看下面的演示图:

[attach]4990406[/attach]

上图演示了常见拼板的夹持方法,下面给演示一下窄板和宽板的夹持,首先演示错误

[attach]4990407[/attach]

从图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区域因为力没有到达,固化后就会有很大程度拼板不成功,下面给大家演示正确的:

[attach]4990408[/attach]
通过辅助板将作用力放大,可以均匀的施加给粘和处,更大程度保证拼板的成功。

夹具的选择,需要根据夹持部位,以及木材的类型,比如松木拼板可能3个快速夹就可以实现,而硬楓拼板就需要用到5个水管夹,具体的问题还需要具体的分析,这里只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谢谢观看。


重点讲完了,您有收获么?有什么问题可以回帖讨论。

插个硬广,最近商城上了一些新夹具,有些产品我们是独有的,有空不妨看看有没有需要的

[attach]4990410[/attach]





欢迎光临 学木工-好尚品 (https://mgm1.diy.cc/)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