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学木工-好尚品 返回首页

phoenixu的个人空间 https://mgm1.diy.cc/?2659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木材介绍 (网络摘取,在此存档)

已有 647 次阅读2011-3-22 22:47

中国古代家具,除了紫檀、黄花梨、红木等名贵木材,民间家具采用更多的还是普通常见的材质,一般称之为柴木,现简单做些介绍。
 
  桦木:产东北华北,木质细腻淡白微黄,纤维抗剪力差,易“齐茬断”。其根部及节结处多花纹。古人常用其做门芯等装饰。其树皮柔韧美丽。蒲人对此极有感情,常镶嵌刀鞘弓背等处。唯其木多汁,成材后多变形,故绝少见全部用桦木制成的桌椅。
  杨木:我国北方常用的木材,其质细软,性稳,价廉易得。常做为榆木家具的附料和大漆家具的胎骨在古家具上使用。这是所说的杨木亦称“小叶杨”,常有段子般的光泽,故亦称“缎杨”,不是本世纪中才引进的那种苏联杨、大叶杨、胡杨等。杨木常有“骚味”,,比桦木轻软。桦木则有微香,常有极细褐黑色的水浸线。这是二者的差别。
  杜木:亦称“杜梨木”,色呈土灰黄色,木质细腻无华,横竖纹理差别不大,适于雕刻。旧时多用此木雕刻木板和图章等。曾见山西商号所用微雕商标雕版,方寸之内人物、舟车,山川、屋宇等精致之极,并有数百蝇头小字于其上,令人叹为观止。此版即杜木镌成。
  柏木:柏木有香味可以入药,柏子可以安神补心。每当人们步入葱郁的柏林,望其九曲多姿的枝干,吸入那泌人心脾的幽香,联想到这些千年古木耐寒长青的品性,极易给人心灵上以净化。由此可知,古人用柏木做家具时的情境。柏木色黄、质细、气馥、耐水,多节疤,故民间多用其做“柏木筲”。上好的棺木也用柏木,取其耐腐。北京大堡台出土的古代王者墓葬内著名的“黄肠题凑”即为上千根柏木方整齐堆叠而成的围障。可取香气而防腐。可见其在木植中级别之高。
  樟木:在我国江南各省都有,而台湾福建盛产。树径较大,材幅宽,花纹美,尤其是有着浓烈的香味,可使诸虫远避。我国的樟木箱名扬中外,其中有衣箱、躺箱(朝服箱)、顶箱柜等诸品种。唯桌椅几案类北京居多。旧木器行内将樟木依形态分为数种,如红樟、虎皮樟、黄樟、花梨樟、豆瓣樟、白樟、船板樟等。
  核桃木:山西吕梁、太行二山盛产核桃。核桃木为晋做家具的上乘用材该木经水磨烫蜡后。会有硬木般的光泽,其质细腻无性,易于雕刻,色泽灰淡柔和。其制品明清都有,大都为上乘之作。可用可藏。其木质特点只有细密似针尖状棕眼并有浅黄细丝般的年轮。重量与榆木等。
  楸木:民间称不结果之核桃木为楸,楸木棕眼排列平淡无华,色暗质松软少光泽,但其收缩性小,正可做门芯桌面芯等用。常与高丽木、核桃木搭配使用。楸木比核桃木重量轻,色深,质松,棕眼大而分散,是区别要点。
  楠木:是一种极高档之木材,其色浅橙黄略灰,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无收缩性,遇雨有阵阵幽香。南方诸省均产,唯四川产为最好。明代宫廷曾大量伐用。现北京故宫及京城上乘古建多为楠木构筑。楠木不腐不蛀有幽香,皇家藏书楼,金漆宝座,室内装修等多为楠木制作。如文渊阁、乐寿堂、太和殿、长陵等重要建筑都有楠木装修及家具,并常与紫檀配合使用。可惜今人多不识之,常以拜物心理视之,觉得质不坚不重,色不深不亮,故而弃之。行内人视其质地有如下称呼:金丝楠、豆瓣楠、香楠、龙胆楠。另外,在山西等地民间,常称红木黄梨等硬木为“南木”,原意应为自南方的木材。乍听起来却极易与此“楠木”混同,不可不知。
 
 
 
古典家具非硬性木材,常见有13种。
    1.榉木
    榉木或写作椐木,榆科,落叶乔木,我国大陆、朝鲜及日本均有出产,江浙一带尤多,以苏州出产最为有名。江浙产榉树为大叶榉树,别名榉榆或大叶榆,北方称为南榆。
    榉木的材质稍粗,但坚重强韧,耐冲击磨擦,缺点是易变形。江南木工多用以制作各式刨子及锯子手柄等工具;木纹漂亮,层层如山峦重叠,苏州木工称之为"宝塔纹";边材淡红褐色,心材呈红赭色,因此又称"血榉"。传世的明清家具中,有许多是用榉木制作的,多为大件家具如条案和大立柜等。其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可与其它贵重的硬木家具媲美。

    2.楠木
    樟科,或写作木冉(为一字),种类很多,常用于建筑及家具的主要是雅楠和紫楠。前者为常绿大乔木,产于四川雅安、灌县一带;后者别名金丝楠,产浙江、安徽、江西及江苏南部。
    楠木的色泽淡雅匀称,伸缩变形小,易加工,耐腐朽,是软性木材中最好的一种。此外,楠木尤多"满面葡萄"的结瘿,其花纹细密瑰丽,精美异常。明式家具中用在显著部位的瘿木,多数为楠木瘿子。
    楠木种类颇多。《博物要览》载"楠木有三种,一曰香楠,又名紫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南方者多香楠,木微紫而轻香,纹美。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向明视之,白烁可爱。楠木之至美者,向阳得或结成人物山水之纹。水楠色清而木质松,如水杨之类,惟可做桌凳之类"。传说水不能浸,蚁不能穴,南方人多用做棺木或牌匾。宫殿及重要建筑之栋梁必用楠木,器具除做几案桌椅之外,主要用伏箱柜。
    在明代时,凡宫殿及重要建筑,其栋梁必用楠木。故明代采办楠木之官吏,络绎于途。清代因此举太过劳民伤财,便改用满洲黄松。所以今天北京的建筑中楠木与黄松参半。

    3.桦木
    桦木属乔木,有棘皮桦、坚桦等多种,产于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及西北诸地。
    棘皮桦木材呈浅褐色,纹理致密,有光泽,质地较粗糙。
    坚桦又名杵榆,为华北木材之冠,有"南紫檀,北杵榆"之称。木材初带白色,后变红褐色,有光泽,质地坚重致密,通体有美丽的木纹。由于板材较大,明清家具中常用作桌案面板及圆角柜门板。桦木不似其它树木,只有在结瘿部位才能剖出瘿木来,其木瘿俗称"桦树包",呈细小的心纹,小巧奇丽,常被用作镶板使用。

    4.黄杨木
    黄杨木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产于我国中部地区,木色呈淡黄色,如腊梅花,老则为浅绿色,生有斑纹状之线,质地坚硬,细致有光泽。
    黄杨木生长缓慢,据传每年只长3厘米,闰年则不长。因其难长,故无大料。明清家具中常以制作小件木制品如木梳、刻印或家具构件如镶嵌花纹及枨子、牙子等,与硬木配合使用,极少见有通体使用黄杨木的。黄杨木色彩艳如蛋黄,如作镶嵌纹饰,与紫檀相配,互为映衬,异常美观。

    5.南柏
    柏木属柏科,古有"悦柏"之称,有扁柏、侧柏、罗汉柏等多种。我国民间惯将柏树分为南柏和北柏两类,南柏质地优于北柏。其色橙黄,肌理细密匀称,近似黄杨,有芳香,其性不挢不裂,耐腐朽,适用于作雕刻板材,是硬木之外较名贵的材种。

    6.樟木
    樟木因木理多纹成章,故名。为常绿乔木,产于我国东南沿海及湘黔等地,尤以台湾、福建居多。木材纹理甚细,香气袭人,能避虫害,但较易爆裂。其价值低于楠木。自古以来,樟木是制作箱、匣、柜、橱等家具以及雕刻的理想材料。

   7.梓木
    紫葳科,落叶乔木,我国最古最普遍的高级家具用材。宋陆佃《埤雅·释木》篇称:"梓为百木长,故呼木王"。古时五亩之宅皆植桑梓,桑为蚕食,梓做器用,故古称乡里为桑梓;木器为梓;建筑师和木工为梓人、梓匠。梓木呈红褐色,质地轻软,除可用于家具外,也可供刻书印刷,是以书稿付印又称"付梓"。近代以来出土的一些商周木器如箱盒、棺木等,大多用梓木制作。

    8.杉木
    杉木为常绿乔木,品种较多,我国北起秦岭南坡,南至两广、滇、闽等地均产。木理通直,边材淡红黄色,心材紫褐色,日久渐深,质地轻软,耐腐朽及虫蚀,变形较小,自古以来即是建筑、造船及各类家具的常用材料,尤其是民间普通家具,应用极广。

    9.松木
    松木种类颇多,古代使用的主要有赤松、黑松、白松(即华山松)、五须松等。松木材质松软,易于加工,变形也小,但较易腐朽,高级家具多不使用,或仅用作髹漆家具和硬木包镶家具的胎骨。

    10.楷木
    又称黄连木,漆树科,落叶乔木,冀、鲁、豫、陕及台湾等地均有出产。相传山东曲阜孔陵,有孔子学生子贡手植的楷木,因其质直,故书法上称正书为楷书。楷木边材呈淡赤褐,心材暗绿褐,年轮明显,质地紧密坚韧,刨之有明丽光泽,是家具制作的良材。

    11.桐木
    有玄参科泡桐、大戟科油桐及梧桐科的梧桐等多种。其材质轻、松、防虫性较好,心材呈白色、淡黄或褐色,变形很小,古时多用于制作乐器、木屐和箱、柜等家具。

    12.椿木
    楝科,落叶乔木,有香椿、臭椿之别,香椿的嫩叶可食。椿木原产于我国华北至南方间,木材稍带红色,质地通直细致,变形较小,刨之光滑如镜,是家具制作的上好材料。

    13.榆木
    为长江以北大量使用的家具材质。其纹理粗犷,颜色较榉木为淡,硬度、份量也较轻,但其变形率小,故北方家具常用。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Copyright ©2011 ndsq.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学木工网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公安备案号 46010802000427 -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